-
方法/步骤 1 一、配方法 将函数配方成顶点式的格式,再根据函数的定义域,求得函数的值域。2 二、常数分离 这一般是对于分数形式的函数来说的,将分子上的函数尽量配成与分母相同的形式,进行带数分离,求得值域。3 三、逆求法 对于y= 某x 的形式,可用逆求法,表示 为 x =某y,此时可看山...
-
5 最值法 对于闭区间[a,b]上的连续函数y=f(x),可求出y=f(x)在区间[a,b]内的极值,并与边界值f(a).f(b)作比较,求出函数的最值,可得到函数y的值域。 例5已知(2x2-x-3)/(3x2+x+1)≤0,且满足x+y=1,求函数z=xy+3x的值域。 点拨: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将目标函数消元、...
-
1 画图法:这种方法简单快捷,只要将函数图形画出来,一眼就能看到函数的值域。2 换元法:将一个复杂的函数通过换元,转变成一个简单的函数,然后再用画图法一下子就能求出值域。3 不等式法:将一个函数代入另一个不等式中,通过不等式求出值域范围。4 定义法:已知某个三角函数的定义值域,通过转化成三角函数来...
-
主要方法与步骤 1 通过二次方程判别式法、基本不等式法、导数法等,介绍求函数y=3x/5+1/7x在x>0时值域的主要过程与步骤。2 二次函数判别式法,函数变形为x的二次函数,根据二次方程判别式计算求解函数y=3x/5+1/7x的值域。3 判别式大于或等于0,解不等式y=3x/5+1/7x...
-
方法/步骤 1 一、求函数的值域1、函数的值域即为函数值的集合,一般由定义域和对应法则确定,常用集合或区间来表示;2 2、在函数f:A→B中,集合B未必就是该函数的值域,若记该函数的值域为C,则C是B的子集;若C=B,那么该函数作为映射我们称为“满射”;3 3、分段函数的值域是各个区间上值域的并集;4 ...
-
方法/步骤 1 我们先设一个函数y=f(x),则这个函数的值域就是因变量y的取值范围,定义域则是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 例1:求函数y=1/5x的定义域和值域。解析:因为x不等于0,所以x的取值范围就是{xIx!=0}(在程序中!=就是不等于的意思) 由上可知:y!=0,则值域为{y!=0} 3 例2:求函数y=...
-
如何求指数函数的值域,其实指数函数的值域是不难求的,最重要的是多看书上的解答步骤,课堂上多听老师讲解,课后不明白的可以问同学或者直接去问老师,课后多练习求值域的题,这样就可以得心应手了。
-
主要方法与步骤 1 本文通过常数分离法、反解法、判别式法和导数法,介绍求解分式函数(2x²+3)y=4x²+1的值域的主要步骤。2 导数法,导数是判断函数单调性的重要工具,首先计算函数(2x²+3)y=4x²+1的导数。3 根据导数,计算函数(2x²+3)y=4x²+1的驻点,进一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
复合函数求值域的方法 工具/原料 例如y=ln(1-x)方法/步骤 1 求函数的定义域,如例子求得x<1 2 看复合函数由那两个函数复合而成,如例子由y=lnu和u=1-x复合而成 3 根据复合函数单调性判断方法同增异减判断复合之后的单调性,如例子y=lnu单调递增,u=1-x单调递减,所以复合之后单调递增 注意事项 注意...
-
求函数的定义域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1),分母不为零 (2),偶次根式的被开方数非负。(3),对数中的真数部分大于0。(4),指数、对数的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5),y=tanx中x≠kπ+π/2,y=cotx中x≠kπ等等。值域是函数y=f(x)中y的取值范围。常用的求值域的方法:(1)化归法;(2)...
-
4 根式和√10x+1+√4y+15=2,函数导数的应用,求曲线上点的切线方程,5 根据根式函数性质,求出函数根式和√10x+1+√4y+15=2的值域。6 变形根式表达式,由根式为非负数,解出值域也为一闭区间。7 通过求解函数的二次导数,判定函数图像的凸凹性。y'=-5/2*√(4y+15)/√(10x+1),对函数再次...
-
利用几何画板绘制函数时,往往只绘制出了函数图象而没有分析函数的值域问题。如何用几何画板计算函数图象在某一区间内的最大值最小值呢?下面就介绍求几何画板函数最值的方法。工具/原料 几何画板5.06正式版 方法/步骤 1 例如:求函数f(x)=x4-3x3+2x-2在区间[-1,3]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具体操作如下:1....
-
4 11.求函数单调性时,易错误地在多个单调区间之间添加符号“∪”和“或”;单调区间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12.求函数的值域必须先求函数的定义域。13.如何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解题?①比较函数值的大小;②解抽象函数不等式;③求参数的范围(恒成立问题).这几种基本应用你掌握了吗?14.解对数函数问题时,...
-
6 小结:“判别式法”是我们解题时常用的方法,对初高中同学来说,在解题中常常用到,掌握它很有必要,它可用于求函数的值域、最值,证明不等式以及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注意事项 求函数最值的方法比较多需根据题目特征来选择 三角正弦余弦函数有界性是求函数值域最值的重要工具 ...
-
5 反函数的定义,和相关性质在题目中的应用。求函数y=f(x)的反函数的一般步骤是:①确定函数y=f(x)的定义域和值域;②视y=f(x)为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得x=f-1(y);③互换x,y得反函数的解析式y=f-1(x);④写出反函数的定义域(原函数的值域)。6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反函数,我们再看一个关于反函数...
-
3 然后就是函数变成y=lnt,这样就是对数函数,其中t>=1,接着是单向递增的,函数的值域是y>=0。4 上面就是复合函数的判断方法,然后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自变量的形式,来确定此函数是否为复合函数。总结 1 1.知道复合函数的求值域,主要采用换元法,例子令t=x^2+1。2.这时t的取值范围就是t>=1,函数...
-
求函数f(x)的解析式 简介 有关于求函数(较简单)解析式的方法。方法/步骤 1 已知函数f(3x+1)=8x+3,求函数f(x)的解析式。设函数f(x)的解析式是kx+b 2 代入x=3x+1 3 3kx+k+b=8x+3则k=8/3b=1/3 注意事项 这两个x不是同一个。
-
如 解方程,解不等式,证明不等式,求函数的值域,求数列的通项与和等, 另外在解析几何中也有广泛的应用。4 我们使用换元法时,要遵循有利于运算、有利于标准化的原则,换元后要注重新变量范围的选取,一定要使新变量取值范围对应于原变量的取值...
-
如何画y=(2x+1)^3的图像,本经验通过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凸凹性等性质,介绍画出y=2x+1^3的图像的方法和步骤。
-
2 f(x)是函数的符号(y),f代表法则,x的取值即为函数的定义域,y它代表函数图像上每一个点的纵坐标的数值,因此函数图像上所有点的纵坐标构成一个集合,这个集合就是函数的值域。3 函数的单调性,计算函数的一阶导数,解析函数的单调性,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4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D内可导...
-
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 简介 今天教大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主要步骤如下图。工具/原料 一元一次方程 方法/步骤 1 一元一次方程指的是未知数只有一个,且未知数的系数为1的方程。2 第一步:去分母:方程左右两边的每一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简公分母。3 去括号:要遵守去括号法则。4 移项: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
-
当a>0时,函数在x=h处取得最小值ymin=k,在x减函数,在x>h范围内是增函数(即y随x的变大而变小),二次函数图像的开口向上,函数的值域是y>k当a<0时,函数在x=h处取得最大值ymax=k,在x<h范围内是增函数,在x>h范围内是减函数(即y随x的变大而变大),二次函数图像的开口向下,函数的值域是...
-
如给定解析式求参数值、给定条件求参数范围以及对参数讨论欲证明不等式问题,求函数的极值、最值、值域等问题,既考查了函数部分的相关知识,又渗透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与整合等数学思想。第二问一般难度较大,为拔高题,表示从来在考场上没做出来过。4 对于高三一二轮复习来说,应完全回归课本。做试卷时力争...
-
相似三角形法 11 证法17:换元法证法18:双换元法 12 证法19:综合法及放缩法证法20:定义域与值域法 13 证法21:椭圆离心率法证法22:双曲线离心率法 14 证法23:函数图像法 15 证法24:直线位置关系法 16 证法25:面积法 17 证法26:定积分法 注意事项 仅供学习参考!还有方法的话,请留言!
-
三次幂函数y=(2x+1)(2x+2)(3x+4)的图像示意图 简介 本经验通过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凸凹性等,介绍函数y=(2x+1)(2x+2)(3x+4)的图像的主要步骤。工具/原料 函数有关知识 主要方法与步骤主要方法与步骤 1 由函数特征,该函数为三个一次函数的乘积,则自变量x...
-
(2) 指数函数的值域为C。(3) 函数图形都是下凹的。(4) a>1时,则指数函数单调递增;若0<a<1,则为单调递减的。(5) 可以看到一个显然的规律,就是当a从0趋向于无穷大的过指数函数程中(不等于0)函数的曲线从分别接近于Y轴与X轴的正半轴的单调递减函数的位置,趋向分别接近于Y轴的正半轴与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