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 首先,我们要了解相关方的定义。根据标准要求,识别班组的顾客等相关方,并识别其需求(不直接接触最终顾客的班组,应强化内部顾客的意识,识别内部顾客的需求)用高质量的产品、服务和工作满足顾客需求,做到“质量最优,顾客信任” 由标准可知,相关方包括顾客和相关方两个方面,顾客包括内部顾客和外部顾客,相关方包括合作的部门、公司。

3、识别内部顾客 许多班组的创建都不是在产品的终端,而是出于中间环节,比如生产产品的其中零部件、装配、加工等。在处于生产中间的时候,我们更多的要识别内部顾客及相关方,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通过梳理工作流程识别内部顾客及其相关方。内部顾客一般处于生产线的下流,比如下一道工序要接受上道工序的半成品进行继续加工,那么相对于上道工序的班组来说,下道工序的人就是他们的内部客户。上道工序加工的好不好直接会影响到下道工序的加工,而对于下道工序的班组来说上道工序的人员就是他的相关方而不是内部顾客。 通过梳理工作流程可以将大部分内部顾客和相关方梳理出来。

5、识别相关方 识别好内外部顾客之后,相关方就好识别了,一般情况下与班组有直接联系的工序、部门、公司等都是班组的相关方,比如第三点提到的上游工序对于下游来说就是相关方,质量管理部也是相关方。对于销售部来说,除了顾客外,生产部、财务部都是其相关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