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瓷器介绍】“各种釉彩大瓶”,也号称“瓷母”,是乾隆时期烧造。高86.4厘米、口径27.4厘米、底径33厘米,被认为是如今世界上仅此的唯一一尊。全器共有16道纹饰、15种釉彩,腹部还彩绘了12幅吉祥图案,是我国官窑瓷器中器形最大、釉彩种类最多、工艺最复杂的瓷器。第一眼:看造型 每个时代的瓷器都有其标准器形,其间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尊瓷器瓶是洗口,长颈,长圆腹,这种器形在乾隆时期特别的多。

2、第二眼:看胎釉冯小琦指出,此尊大瓶所使用的釉包括多个时代的品种。从烧造工艺上看,仿官釉、仿 汝釉、仿哥釉等均属高温釉、彩,需先焙烧。而粉彩、珐琅彩、金彩及松石绿釉等均属低温釉彩,需后焙烧。如此复杂的工艺只有在全面掌握各种釉、彩性能的情况 下才能顺利完成。这只有在清中期才能做到。
3、第三眼:看装饰这尊瓷器器身自上而下装饰的釉、彩很多,有釉上彩和釉下彩。其中,使用的釉上彩装鹘埙沃础饰品种有金彩、珐琅彩、粉彩等;釉下彩装饰善飧琳宴品种有青花;还有釉上彩与釉下彩相结合的斗彩。与此同时,主题纹饰在瓶的腹部,为霁蓝釉描金开光粉彩吉祥图案,共12个开光,其中6幅为写实图画,分别为“三阳开泰”“吉庆有余”“丹凤朝阳”“太平有象”“仙山琼阁”“博古九鼎”。其中不少装饰是乾隆时期才出现的。这如此多的釉色、繁复的装饰都是乾隆年间的特点,各种纹饰画法也是乾隆时代常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