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雄黄败毒抗癌、祛痰镇惊、杀虫疗疮、消炎退肿。2 祛痰镇惊,用于痰盛惊风,痰鸣哮喘:雄黄500克研末,面糊为丸制成1000丸。成人每天服药1丸,温开水送。3 杀虫疗疮,用于虫疥疮症,虫疥湿癣:雄黄、蛇床子各30克,水银15克,前二味研细,入水银研至不见星珠,以猪油调和,早、晚以汤洗净后涂搽。4 虫...
-
1 雄黄味辛、性温 ,有毒 ,归肝、胃、大肠经, 二硫化二砷 As2S2 是主要成分。2 杀虫、解毒 用于痈肿疔疮 、虫蛇咬伤、虫积腹痛和湿疹疥癣等。3 雄黄具有祛痰截疟、解毒和 杀虫 的功效。4 雄黄内服的用量 0.05—0.1g, 入丸散用。腰黄 、雄精不可久服。注意事项 雄黄切忌火煅。 孕妇忌用。孕妇忌...
-
1 雄黄经过氧化便会变成As2O3,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砒霜, 是另外一味著名的毒性很高的矿物药, 其解毒杀虫的原理也在于此。 2 有抗肿瘤作用,能抑制移植性小鼠肉瘤S-180的生长,并对细胞有腐蚀作用。 3 吸收后,对神经有镇痉、止痛作用;体内外均有杀虫作用。水浸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人体结核杆菌、变形杆菌...
-
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黄豆固体培养基上, 雄黄(浓度为 1%)对人型、牛型结核杆菌及耻垢杆菌有抑制生长的作用.用菖蒲、艾叶、雄黄合剂烟熏 2~4 小时以上,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杀菌作用. 2. 抗血吸虫作用 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小鼠, 于感染前3天开始给雄黄...
-
3 田基黄的作用 1、治寒?气喘及疟疾寒热:田基黄、雄黄各二钱。捣泥,碗内覆之,待青色,以饭丸如梧子大。每服九丸,空心盐汤下。(《寿域神方》) 2、治毒蛇咬伤:㈠田基黄浸烧酒搽之。(《岭南草药志》)㈡鲜田基黄一、二两,捣烂绞汁,加甜酒一两调服,服后盖被入睡,以便出微汗。毒重...
-
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淡:“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3 11、羚羊角: 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另煎。12、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称为相恶,如人参恶莱菔子。13、忌火煅的药物总结:雄黄、朱砂、琥珀、砒石。14、性寒滑肠,气虚便溏者慎用的...
-
其实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是有毒的,所以现代已不饮。但雄黄酒有杀菌驱虫的功效,古代曾用来治皮肤病。不能饮酒的小孩,多在他们耳鼻、手心点涂雄黄酒,额头画王字,像涂碘酒一样,虫豸不咬。此外,雄黄酒还常洒在墙角旮旯,起到消毒作用,蚊蝇不生,蛇虫不至。6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古代端午节的“...
-
2 雄黄酒。喝雄黄酒的习俗,与驱杀五毒有关。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酒。雄黄作为一种中药,可以做解毒剂、杀虫剂,于是古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五毒。3 鸭蛋。红油鸭蛋也是“五红”中的一种。清明节前后,民间一般人家就开始忙着腌上一批鸭蛋,因为这时“清明蛋...
-
芫花的功效与作用_芫花的药用价值 简介 芫花,为瑞香科植物芫花的干燥花蕾,其根白皮(二层皮)也供药用。春季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本品常3~7朵簇生于短花轴上,基部有苞片1~2片,多脱落为单朵。单朵呈棒槌状,多弯曲,长1~1.7cm,直径约1.5mm;花被筒表面淡紫色或灰绿色,密被短柔毛,...
-
桃仁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简介 桃核里的仁儿。可制食品,可入中药。宋 苏轼《仇池笔记·王翊梦鹿剖桃核而得雄黄》:“一日,有村妇林中见一桃过熟而绝大,独在木杪,乃取而食之。翊 适见,大惊。妇人食已,弃其核, 翊 取而剖之,得雄黄一块如桃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一·桃》:“桃仁行...
-
6 治痰涎喘急:胆南星、天竺黄各15克,雄黄2.5克,朱砂2.5克,牛黄、麝香各2克。共为末,甘草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丸,淡姜汤稍冷服。7 将生天南星放在清水内反复漂至无麻辣感后,磨成细粉。另以滤去杂汁、并入铜锅熬过的等量牛胆汁,与天南星粉末拌匀。待胆汁完全吸收,晒至半干后,入臼内打...
-
2 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经常使用天花粉可以调节人体的内分泌,加速新陈代谢,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并且含有的多种蛋白质可以促进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3 治疗皮肤湿疹、汗斑。汗斑多由脏腑积热以致气滞血凝而成,而天花粉具有很好的清热作用,既可内服,也可磨成粉和雄黄一起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
-
4 牛黄解毒片的副作用有什么?牛黄解毒片由牛黄、雄黄、甘草、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八味中药组成,常用于实热引起的咽喉肿痛、牙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其成分中雄黄是毒性较强的物质,化学成分为硫化砷,服多了有害无益。有些患者由于经常或长期服用此药,导致不良反应。滥用此药,解毒片也会变成“...
-
水煎服,每日1剂。3.治血热风盛的周身痒症:可单用凌霄花9克,水煎服;或用散剂酒调服;或凌霄花9克,生地30克,赤芍10克,归尾9克,白藓皮10克,荆芥9克,防风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4.治皮肤湿癣:凌霄花9克,雄黄9克,白矾9克,黄连10克,羊蹄根10克,天南星10克。研细末,用水调...
-
12 其他作用:对小白鼠的急性中毒主要症状为抽搐,外界刺激可诱发和加剧抽搐,最后死于强直性惊厥,说明中毒主要在兴奋脊髓。对某些真菌在试管内有抑制作用,体外试验,高浓度浸出液对常见致癌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菖蒲、艾叶、雄黄含剂可作烟熏消毒。1:2的煎剂使蛔虫麻痹和死亡70%。
-
9 ⑤ 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用百部2两,加水1000毫升,煎成600毫升,冲洗阴道,而后用雄黄粉均匀地喷入阴道皱襞。每日1次,5日为一疗程。观察60例,多数为一个疗程,少数经过2~3个疗程治愈。平均用药3~5日,阴道分泌物显著减少,外阴部瘙痒等自觉症状消失。少数病例复发(多于月经后或流产后),再次治疗仍可获愈...
-
2 用于疮疡肿毒,咽喉肿痛,该品辛香行散,有良好的活血散结,消肿止痛作用,内服,外用均有良效。用治疮疡肿毒,常与雄黄、乳香、没药同用,即醒消丸,或与牛黄、乳香、没药同用;用治咽喉肿痛,可与牛黄、蟾酥、珍珠等配伍,如六神丸。3 用于难产,死胎,胞衣不下。该品活血通经,有催生下胎之效。常与...
-
小儿撮口脐风。用艾叶烧灰。满填脐中,外用布缚定。或用蒜盖脐部,隔蒜用艾绒灸之。 肛烂(病人齿失色,舌变白,喜睡如痴,或下痢。肛被虫蚀,烂见肠了,便难救。此病古称狐惑)。用艾在管中烧着,熏下部令烟直达患处。艾中加少放雄黄一财烟熏,效果更好。 头风面疮,痒出黄水。用艾二两,...
-
3 食物相克 茯苓:茯苓恶白敛,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忌米醋。 茯苓功效 中医认为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 茯苓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 茯苓之利水,是通过健运...
-
大蒜不为人知的功效和妙用!,大蒜的妙用
-
9 打午时水打午时水即是端午当天中午11点到13点之间在井里打水,古人把打上来的午时水视为大吉水,这个时候的水是最能辟邪。 10 斗草斗草是一种由采草药衍生而成的民间游戏,於端午日外出,找些奇花异草互相比赛,以新奇或品种多者为胜。11 画额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是用雄...
-
和节日用的艾叶、菖蒲、雄黄等医药功用显然不同,纯属俗信求吉的需要。5 儿童用五色丝系脖颈、缠手足腕,俗称长命缕、续命缕、百岁索、健索。6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这些习俗已经与避兵鬼、除病瘟关联不多,更多的是从正面祝福祝寿。这正是端午节在驱邪避瘟的同时所具有的祝贺祈寿的积极主题。
-
7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白茯苓有镇静作用。 8 白茯苓可健脾,对那些久病瘦弱、食欲不振或兼有体倦乏力、腹泻的气虚脾弱病人有扶脾益气的作用,而且药性平和。 茯苓宜忌 1 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马蔺为之使。恶白敛。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 ②《...
-
8 肉苁蓉万灵至宝仙酒配方:阿拉善油肉苁蓉、仙茅各60克,淫羊藿150克,当归120克,雄黄、黄柏、知母各30克,白酒3500克。制法:将上药切碎,同白酒3500克装入瓶内封固,桑柴文武火悬瓶煮6小时,再埋地内3昼夜(去火毒),取出。待7日后将药捞出,晒干为末,稻米面打为糊丸(桐子大)待用。服法:酒药同服...
-
2 凡热毒瘀互结而致痈肿疔毒、瘰疬结核者,既可内服,亦可外用,且有脓能溃,无脓可消,可与雄黄、麝香、大戟、文蛤等配伍; 3 凡肝郁气滞,痰热内比结所致瘰疬结核者,可与昆布、贝母等相伍,以行气化痰散结;凡热毒辣上攻所致喉痹咽痛者,可与山豆根、蚤休、射干等合用,以清热解毒利咽。 4 ...
-
(《濒湖集简方》)④治酒齄赤鼻:桐油入黄丹、雄黄敷之。(《摘元方》)⑤治冻疮皲裂:桐油一碗,发一握。熬化瓶收,每以温水洗令软,敷之。(《救急方》)⑥解砒石毒:桐油三升灌之,吐即毒解。(《华佗危病方》)⑦治被火灼伤:桐油、石灰。先将石灰搅水澄清,取清水,入桐油数滴,急以竹枝搅之,半时...
-
(《明目经验方》)17、治诸毒虫伤:青黛、雄黄等分。研末,新汲水服二钱。(《古今录验方》)18、治肺热咯血:用青黛一两、杏仁(以牡晟粉炒过)一两,一起研匀,加黄蜡化和做成三十个饼子,称为“青饼子”。每服一饼,以干柿半个夹定,外用湿纸裹好,煨香嚼吃,米粥送下。一天吃三次。19、治烂眼:...
-
3 作用佩香囊,避邪驱瘟、襟头点缀。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拴五色丝线。香囊中所用的中草药物,能散发出天然的香气,这种香气属中药学理论中的五臭范畴,具有开窍醒神、化湿醒脾、辟秽悦神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这些药物之所以有芳香气味,是由于其含有大量挥发油,这些挥发油具有抗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