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山西并州太原府人。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曾令各行省连试三年。由于曾与朱元璋为敌,罗贯中不得不放弃了读书人步入官场的机会。明洪武14年,罗贯中写出了《三遂平妖传》(20回本)...
-
罗贯中,生于约1330年,卒于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罗贯中小的时候,父亲经常给他讲古代英雄人物的故事,什么秦始皇统一天下,卫青、霍去病打击匈奴,讲得最多的是三国里的英雄关羽、赵云、张飞、诸葛亮。这些人物从小就在罗贯中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写书过程罗贯中离开家乡...
-
简介 《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人物形象...
-
《三国演义》作者是谁 简介 《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太原人,号湖海散人, 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
-
作者人物简介: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
-
简介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罗贯中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主要作品有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罗贯中被称为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他的章回小说特色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段落整齐,但又前后勾连...
-
简介 中国四大名著的作者曹雪芹、吴承恩、施耐庵、罗贯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吴承恩(1506年—约1583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人。祖籍安徽 ,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作品《西游记》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
-
简介 水浒传作为我们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在中学阶段所要学习的一本重要的 经典名著。小编觉得我们有必要了解关于水浒传的一些故事。工具/原料 水浒传 方法/步骤 1 首先,我们要知道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还有罗贯中编著,完成了这样一部历史的巨作。水浒传讲的是关于一百零八个英雄好汉的反抗斗争的历史。2 ...
-
四大名著主要内容概括20个字怎么写 简介 四大名著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是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2、《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是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汉、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
-
”大致意思是:这一帮人到了张飞之后,也不敢向前走了,怕中埋伏,于是,有人赶紧向曹操报告,曹操听说之后,亲自来了。简介:《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 正文 1 料得是曹操心一亲自来看的意思料定曹操会起疑,会...
-
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 简介 一、时代背景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
-
貂蝉的事迹大多出现在说书话本的故事当中,最后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整理创作出一个完整的形象。传说中,貂蝉为东汉末年司徒王允家的义女,为拯救汉朝,由王允授意施行连环计,使董卓、吕布两人反目成仇,最终借吕布之手除掉了恶贼董卓。7 相传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
-
方法/步骤 1 翰林院第7个奖励关0/10题,名人相关成语,这里只有 大公无私跟祁黄羊有关。2 翰林院第7个奖励关1/9题,跟 马致远相关的成语这里是 魂驰梦想。3 翰林院第7个奖励关2/8题,跟三国演义的作者 罗贯中相关的成语是 谋事在人。4 翰林院第7个奖励关3/7题,跟成语屈指可数意思相反的是 不胜枚举。
-
《水浒传》的作者是谁,是什么朝代的 简介 施耐庵,明代。作者简介:施耐庵(1296年-1371年),扬州府兴化人(今江苏兴化人),原名施彦端,又名子安,字彦端,原名耳(一说名耳),别号耐庵。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后裔,唐末施之常后人在苏州为家。其父名为元德,操舟为业,母亲卞氏。施耐庵自幼聪明...
-
简介 简介:关羽在曹营挂印封金,辞别曹操后,护送甘、糜两位夫人往河北投奔刘备,先后通过五个关隘。因为未取得曹操放行文书,行程受到阻挠,迫不得已斩杀六名曹将,分别是:过东岭关斩孔秀;过洛阳斩孟坦、韩福;过汜水关斩卞喜;过荥阳斩王植;过黄河渡口斩秦琪。出处:出自罗贯中所著小说《三国演义》的虚构桥段...
-
水浒传的作者简介 简介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市大丰区),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36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
-
简介 易中天品三国第4集,能臣之路。潘凤是韩馥麾下的头号猛将,当时有“关东潘凤,关西吕布”的说法,与吕布齐名。当然你问潘凤跟吕布谁强,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毕竟潘凤英年早逝嘛,战绩没有吕布那么彪炳,就像如果周瑜如果多活十几年,说不定今天的评价就超过诸葛亮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潘凤的描写...
-
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貂蝉以侍婢出现,以死者家属退身,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只叙列吕布白门楼殒命,便以一句“妻女运回许都”作结,自此,貂蝉生 正文 1 1、貂蝉拜月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
-
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扩展资料:《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
-
《水浒传》其他情况简介。《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
-
简介唐刘禹锡《酬乐天斋满日裴令公置宴席上戏赠》诗:“酒力半酣愁已散,文锋未钝老犹争。”唐·白居易《赠东邻王十三》诗:驱愁知酒力,破睡见茶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五回:至夜深,干辞曰:不胜酒力矣。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正文 1 饮酒超过能承担的界限,无法续饮。常用来形容...
-
但张顺不服,用激将法引李逵上船,两人在江上打了起来,结果张顺把李逵拉下河,李逵不识水性,被张顺制服。这时宋江说有张顺兄长的信。因此,张顺就把李逵捞上岸。拓展资料:《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以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被后人归为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和罗贯中。其内容讲述北宋山东梁山泊以宋江...
-
《三毛流浪记》 张乐平 2、《稻草人》和其他童话 叶圣陶3、《小兵张嘎》徐光耀 4、《三寄小读者》冰心 5、《列那狐的故事》(法)玛·阿希·季诺著6、《我要做个好孩子》黄蓓佳 7、《草房子》曹文轩 8、《特别的女生萨哈拉》 米歇而9、《三国演义》罗贯中 10、《水浒传》 施耐庵11、《巫师的沉船...
-
况且曹丕深知曹植才思敏捷,要刁难他也不会做得这么笨。余秋雨认为这首诗比喻得体,有乐府风味,很可能确实是曹植的手笔,但创作时的戏剧场面,大约就是后人虚构的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系罗贯中伪作,不是七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郡(今...
-
真是一举两得。二气周瑜:周瑜本想借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把刘备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不料诸葛亮用计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三气周瑜:周瑜向刘备讨还荆州不利,又率兵攻打失败,周瑜气急又加之旧伤复发,不治身亡。这就是“第三气”。扩展资料“三气周瑜”是明代罗贯中所作《三国演义》中的一个...
-
后来刘琮举荆州降魏,蔡氏随降。蔡瑁因善养水军而见封水军大都督,蔡和亦从为副将。周瑜设反间计,使曹操杀掉蔡瑁、张允,曹操遂使蔡和、蔡中往吴军处诈降,负责刺探敌情;周瑜知而纳之,令在甘宁手下为前部。赤壁开战当晚前夕,周瑜唤出蔡和,将其斩首祭旗。《三国演义》简介:《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
-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元末明...
-
诸葛亮军中无粮,决定退兵。魏延受诸葛亮密计,斩了前来追击的魏将王双。吴王孙权称帝,改元黄龙。诸葛亮三出祁山,计破陈仓城,守将郝昭身死。《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描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