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平面镜呈正立等大的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都相等,像的上下与物的上下关系相同,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平面镜成像的作用平面镜在光学中的作用实质是光的反射定律的具体应用,并且属...
-
1 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2 像与物体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且平分.例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时,我们看穿衣镜中自己的像是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当我们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会...
-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四.记录和结论1.记录数据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第一次
-
1 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直接利用对称性原理作图,就像下图这是利用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进行作图,难度不大,主要是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平面镜成像所成的像是虚像,要用虚线作图。物与像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要把垂直符号标出来。2 另一种作图方式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作图,平面镜...
-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编排看:本节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它是前两节课知识的应用;另外本节课学生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这个探究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这个探究在整个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中起示范作用,本节课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
-
1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这一实验中选用的玻璃板应尽可能薄些,这是因为玻璃板具有一定的厚度,前后两个面都会成像。选用的玻璃板薄些,能使前后两个面产生的像尽可能地重叠,便于我们找到像的位置。有一些考题给我们玻璃板前后两个面生成的像间的距离,问我们玻璃板的厚度,比如下题:一个同学在实验中,...
-
初二物理光现象就考这些知识点 1 第三章、光现象(一)色光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自然光源:太阳、恒星、萤火虫; 3人造光源:电灯、激光4色光:太阳光由多种色光组成。通过三棱镜,可将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5三原色:红、绿、蓝。红、绿、蓝三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能...
-
简介--显微镜的光学系统组成部分 简介 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反光镜和聚光器四个部件。广义的说也包括照明光源、滤光器、盖玻片和载玻片等。(一)、物镜物镜是决定显微镜性能的最重要部件,安装在物镜转换器上,接近被观察的物体,故叫做物镜或接物镜。1、物镜的分类物镜根据使用条件的不同可分为干燥...
-
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两种反射:1、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平面镜)2、漫反射:...
-
声学的重点是原理:音色,音调和响度等;光学的重点是光的性质:反射,折射,平面镜原理,透镜成像(重点)和应用。电学主要是电流,电压,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性质,电功率,电功,焦耳定律,电磁的性质,现象,试验,单位换算(这里会出大量的题,是重点),公式要熟,变形公式用的要快。热学主要是物态变化,热力...
-
教材分析1、说教学内容、对象本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的内容。2、本节教学作用地位它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内容,也是初中光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引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为学习《平面镜成像》这一节铺平道路,同时也为学习光的折射奠定了...
-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基础知识 1 第一部分:声、光、热 一、 声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 4、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由振幅决定; 5、音品又叫...
-
江苏中考名师解析物理政治:掌握考试技巧 1 梅花香自苦寒来,13年中考已经结束,卓越教育陪伴着同学们走过了一年又一年的中考。现在,新的征程又在等着我们14年参加中考的小斗士们。是到了努力复习,拼上一把的时候了!卓越教育老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以供参考。 物理: 复习要注意“五查”...
-
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1 第一章1.人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皮肤有触觉、痛觉、冷热觉等感觉功能。2.手指的指尖部位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盲人阅读盲文),手背上热敏感神经较多(测试温度)。3.嗅觉的形成:气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将气味传到大脑的嗅觉神经中枢(嗅觉中枢容易疲劳)...
-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基础知识 1 第一部分:声、光、热 一、 声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 4、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由振幅决定; 5、音品又叫...
-
江苏中考名师解析物理政治:掌握考试技巧 1 梅花香自苦寒来,13年中考已经结束,卓越教育陪伴着同学们走过了一年又一年的中考。现在,新的征程又在等着我们14年参加中考的小斗士们。是到了努力复习,拼上一把的时候了!卓越教育老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以供参考。 物理: 复习要注意“五查”...
-
5 背诵,反复复习。有人认为理科不需要背诵,这是错误的。物理这个学科,跟数学分不开,但又跟数学有区别。比如很多的物理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等等,这些定律、特点都需要学生背住,而且反复复习,从而达到熟能生巧。6 多做题,汇总题型。有的学生课本上的知识学得很好,但考试...
-
因为使用方格纸可以直接在纸上判断物体与像之间的位置关系,不用再进行测量,从而 正文 1 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板换成方格子板进行实验这样做的优点是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通过玻璃板对蜡烛光的反射成像,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另一侧为点燃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使蜡烛B跟蜡烛A的像重合...
-
2010广州中考物理知识结构汇总 1 2010广州中考物理知识结构汇总!记住的常量卓越教育老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以供参考: 1.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c=3×105Km/s=3×108m/s。光在其它透明物质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都要慢 2.15℃的空气中声速:340m/s,振动发声,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
-
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1 第一章1.人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皮肤有触觉、痛觉、冷热觉等感觉功能。2.手指的指尖部位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盲人阅读盲文),手背上热敏感神经较多(测试温度)。3.嗅觉的形成:气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将气味传到大脑的嗅觉神经中枢(嗅觉中枢容易疲劳)...
-
观察水的沸腾 简介 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腾 工具/原料 烧杯 水 石棉网 温度计 酒精灯 方法/步骤 1 在烧杯里放入适量水,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然后把温度计插入水里。2 把酒精灯点着,给烧杯加热。3 边观察边记录 4 做好实验后,把器材整理好。观察记录 1 水温在 60℃以下时,随着水温不断升高,杯底上气泡...
-
边远农村小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1 摘要:汉阴县漩涡镇田堰小学是一所边远农村小学。我校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现象非常严重,产生了大量的学困生。分析形成原因,探索转化策略和对策,使他们树立自信,学好文化科学知识,不但是提高素质教育水平的需要,也是广大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此课题从学生、学校...
-
5 下面是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十个记忆技巧。1、理象记忆法:如当车起步和刹车时,人向后、前倾倒的现象,来记忆惯性概念。2、浓缩记忆法:如光的反射定律可浓缩成“三线共面、两角相等,平面镜”成像规律可浓缩为“物象对称、左右相反。”3、口诀记忆法:如“物体有惯性,惯性物属性,大小看质量,不论动与静。”4...
-
测量物体与镜面的距离,并记录下来。5 用尺子测量物体和其在镜中成像的距离,并记录下来。6 将物体移动到不同的位置,并重复步骤4和5,记录下每次测量的数据。7 将记录下来的数据整理,分析物体在不同位置时的成像特点,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注意事项 实验中应该保证光线足够充足和稳定,以获得清晰的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