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712年—770年)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第一个阶段是南北壮游时期。从玄宗开元十九年(公元 731 年)起,为了扩大眼界、结识名流,杜甫数度漫游,历时达十余年之久,其间他到过金陵、姑苏、浙东、齐赵一带。代表作:《望岳》。第二个阶段是困居长安时期,长达十年。 杜甫到长安谋官未成,加之家庭突遭变故,生计日艰,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
-
简介 杜甫:诗圣,苏轼:坡仙1、杜甫,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
-
简介 1,年少优游开元十九年(731年),十九岁的杜甫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杜甫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回故乡参加“乡贡”。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与苏源明等一起,到齐赵平原,作第二...
-
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出处: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扩展资料:作者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
-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号杜陵布衣、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移居河南巩县(今河南巩县西北)。唐代诗人。因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也称杜工部。自幼好学,知识渊博。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唐玄宗天宝年间(742年正月—756年),应唐玄宗选贤诏,赴京应试。遭李林甫排斥,困居长安10年。唐...
-
杜甫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公元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
-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
作者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 正文 1 意思:为了三分天下周密地筹划策略,万代好像鸾凤高翔,独步青云。出处: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咏怀古迹》。原文: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
-
准备好材料,一起来制作“诗人杜甫手抄报”手抄报吧 工具/原料 画纸,橡皮 彩铅等文具 方法/步骤 1 第一步:在画纸的正上方写标题《诗人杜甫手抄报》2 第二步:在画纸的左上方写小标题“杜甫简介”。3 第三步:在小标题下面介绍杜甫的生平事迹。4 第四步:在画纸的右上方写小标题“杜甫作品”。5 第五步...
-
简介 四种颜色: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即黄、翠、白、青四种颜色。泽交错,展示了春天的明媚景色,也传达出诗人欢快自在的心情。原文:绝句作者: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
-
简介 杜甫在四川草堂写的。这首五言绝句是诗人漂泊西南的早期作品,作于广德二年(764)暮春,时杜甫在四川草堂。一、原文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二、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三、作者朝代唐朝四、...
-
简介 塞的发音是:【sai】。出自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七言排律《清明二首》,是一组触景伤情、感慨入怀的作品。节选如下: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译文如下:此身漂泊令人苦痛的是今天在西,...
-
二、赏析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三、作者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
简介 创作背景:1、《春望》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唐...
-
简介 意象: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霜鬓,酒杯。原文:登高唐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拓展资料:译文:天高风急猿声凄切悲凉,清澈水中群鸥嬉戏盘旋。无穷无尽的树叶纷纷...
-
简介 想当年开元盛世时。出自:《忆昔二首》杜甫〔唐代〕节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翻译:想当年开元盛世时,小城市就有万家人口。农业丰收,粮食储备充足。储藏米谷的仓库也装的满满的。作品简介与赏析题目虽说是《忆昔》,其实是讽今之作。第一首回忆的是唐肃宗的...
-
wū hū!hé shí yǎn qián tū wù xiàn cǐ wū,wú lú dú pò shòu dòng sǐ yì zú!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后迁居巩县(今属河南),一度居住在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曾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
江畔独步寻花的写作背景 简介 1、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唐肃宗上元二年或唐代宗宝应元年春。上元元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所以,时值春暖花开,更有赏心乐事,杜甫对生活是热爱的。这是他写这组诗的生活和感情基础。第二年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
-
李白则是以乐府和古体诗闻名,与杜甫擅长的诗歌不同类。二人性格差别也大,李白是“尧舜之事不足惊”,杜甫则是“致君尧舜上”。由于谈到唐诗,就不可避免谈到李杜,谈到李杜不免要说说究竟谁厉害一点,因而作了这番二人的简介。2 唐诗的押韵。唐诗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很强,一是因为押了韵,二是每个句子中...
-
白云生处有人家,生是什么意思 简介 “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生”的意思是: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山行》唐代 杜牧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
-
简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和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原文:《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译文:...
-
简介 赠卫八处士(zèng wèi bā chù shì)杜甫(dù fǔ)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rén shēng bù xiāng jiàn,dòng rú shēn yǔ shāng)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jīn xī fù hé xī,gòng cǐ dēng zhú guāng)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shào zhuàng néng jǐ shí,bìn fà ...
-
李白有首诗说自己是“酒中仙”的,那首诗全部是怎么样的 简介 不是出自李白的诗,而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饮中八仙歌》,诗中提到了当时号称“酒中八仙人”的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原文为: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
-
简介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二句,诗人因湖山之景而触动身世之悲,抒发满腹的孤身漂泊之感与万里乡关之思。末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仍是登楼时所感,但是已由感怀身世推及于时事国运,表现了诗人愈在个人不幸之时愈不忘政局国情的高尚品格。出处:《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此诗是杜甫诗...
-
简介 《江南逢李龟年》赏析:1、整体赏析此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有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
-
"一诺许他人,千金双错刀"出自哪个朝代诗人 简介 出自《全唐诗》收录的唐代诗人李白的《叙旧赠江阳宰陆调》。全诗节选如下:太伯让天下,仲雍扬波涛。清风荡万古,迹与星辰高。开吴食东溟,陆氏世英髦。夫子特峻秀,岳立冠人曹。风流少年时,京洛事游遨。骖驔红阳燕,玉剑明珠袍。一诺许他人,千金双错刀。译文...
-
《长歌行》是谁写的呢 简介 《长歌行》是李白写的。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长歌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这是...
-
烽火连月,家书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原诗:《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