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I是正运动技术推出的网络运动控制卡型号简称。ECI1408控制卡支持多达4轴实时的运动控制,可连接轴扩展模块,最多扩展至6轴。没有控制器的场合可以连接仿真器在 PC 上直接仿真运行。控制卡不包含脉冲DB头,脉冲输出采用专用的输出端子,如下图右下角端子。编码器反馈信号接在输入口IN上。安装使用方便,不需要工控机卡槽,功能全面,性能稳定,高性价比,广泛应用在电子半导体、点胶设备、流水线等4轴以内的脉冲应用场合。如您需要购买运动控制器或运动控制卡,欢迎咨询正运动技术销售工程师。接下来依次介绍ECI1408的特点与如何使用。

2、ECI网络运动控制卡支持以太网、232通讯接口和电脑相连,接收电脑的指令运行。通用输入口IN配置为编码器反馈:例如:IN18-20配置一个编码器,对应的编码器轴号是1,意味着编码器输入信号将在AXIS1上,如果将轴1的走类型配置为3或6,ATYPE(1)=3/6,此时做编码器输入,ATYPE(1)=0,则为通用输入口。原点、正负限位信号已经做好了定义,例如,下图24-26已经配置为轴0-2的原点输入信号,用户也可以使用DATUM_IN映射原点输入信号指令重新定义原点信号。


2、使用PC上位机软件开发的程序无法下载到控制器,通过dll动态库连接到控制器。调试时可以把ZDevelop软件同时连接到控制器,方便观察程序运行情况。ECI1408控制卡也通过ZDevelop开发环境来调试,不过程序空间较小,不能写过多的代码。ZDevelop是一个很方便的编程、编译和调试环境。ZDevelop可以通过串口、485、USB或以太网与控制器建立连接。
四、控制器使用
1、控制器使用基础流程:第一步:硬件接线参考控制器系统架构图,接入主电源(控制器采用24V直流电源供电),驱动设备,IO设备,触摸屏、扩展模块等。第二步:系统配置设置伺服驱动器的参数,配置PC与控制器连接所需的串口或网口参数等。第三步:连接控制器采用串口或网口连接PC与控制器,建立通讯连接。第四步:编程开发选择一种开发方式,本例子采用VS平台的C++开发。第五步:程序调试调试程序,通过动态库连接到控制器使用,控制器收到命令后执行运动控制,没有控制器的场合连接到仿真器调试。第六步:运行程序运行程序观察效果能否满足需求。

3、VS下的C++开发主要介绍应用C++开发一个多段连续插补的运动控制应用。我们主要从新建MFC项目,添加函数库讲起,再了解PC函数用,最后通过项目实战——连续插补运动例程讲解,来让大家熟悉它的项目开发。A.新建MFC项目,添加函数库。 a.在VS2015菜单“文件”→“新建”→ “项目”,启动创建项目向导。

5、接上:c.点击下一步即可。

7、接上:e.找到厂家提供的光盘资料,路径如下(64位库为例):1)进入光盘资料找到PC函数文件夹。

9、接上:3)Windows平台。

11、接上:5)解压C++的压缩包,里面有C++对应的函数库。

13、接上:f.将厂商提供的C++的库文件和相关头文件复制到新建的项目里面。

15、接上:2)在弹出的窗口中依次添加静态库和相关头文件。

17、B.查看PC函数手册,了解PC函数用法。 a.PC函数手册也在光盘资料里面,具体路径如下:


20、接上:e.通过获取到的控制器句柄handle,对控制器进行多轴运动控制。//多轴运动int axislist[4] = { 0,1,2,3 }; //运动BASE轴列表float dislist[4] = { 100,100,100,100 }; //运动距离列表ZAux_Direct_Move(g_handle, 4, axislist, dislist); //多轴运动

2、例程简易流程图。//相关函数ZAux_OpenEth(IP_buffer, &g_handle);//连接控制器ZAux_Direct_GetAllAxisPara(g_handle, "DPOS", 4, showpos);//获取当前轴位ZAux_Direct_GetAllAxisPara(g_handle, "MSPEED", 4, mspeed);//更新轴速度ZAux_Direct_Single_Cancel(g_handle, 0, 2); //停止主轴运动ZAux_Direct_Move(g_handle, 4, axislist, dislist1);//第1段多轴插补指令ZAux_Direct_Move(g_handle, 4, axislist, dislist2);//第2段多轴插补指令ZAux_Direct_Move(g_handle, 4, axislist, dislist3);//第3段多轴插补指令ZAux_Close(g_handle);//断开连接

9、2)同时通过ZDevelop软件连接同一个控制器,对运动控制的轴参数进行监控。 A.连续插补加自动倒角的位置波形。


11、接上:C.连续插补加合适的拐角减速的速度波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