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谨防儿童意外伤害及对策

 时间:2024-10-28 16:41:28

节日里走亲访友磕瓜子致窒息;小区里车辆多、车速快诱发儿童交通事故;玩滑板时无人看护发生骨折;返乡路上小婴儿捂得太热,出现“捂热综合征”……儿童意外伤害已成为我国0至14岁儿童的第一死亡原因。春节又正值寒假,由儿童意外伤害造成的致死、致残和致伤率也逐年上升。在此,为家长盘点并提醒八大儿童意外伤害的隐患。

节假日谨防儿童意外伤害及对策

2、对症预防:切莫用“土办法”自行涂抹酱油预防烧烫伤,首咸犴孜稍先应注意:6至12个月的幼儿会爬过来抓任何东西,不要把热的杯子或汤碗等放置在低矮桌子上或桌子边壬长镱鲟缘。家用电热设备,如:电熨斗、电炉等要远离婴幼儿或放在高处。给孩子洗澡的水温要适当,确保孩子远离热水龙头。天冷时,不要在孩子的被子里放热水袋、电热袋等,避免孩子烫伤。如果孩子被热水等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或者可把烫伤部位直接放在冷水中浸几分钟,帮助降温,然后再用干的绷带或布轻轻盖在烫伤部位,再带孩子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千万不要采用自行涂抹酱油等“土办法”。

小区车多易造成儿童交通事故

1、常见伤害发生情况:节日里,市民走亲访友。一些小区的车道和马路相比,不仅行人要走,还有车辆通行,因此显得车道较窄。现在,儿童平时的活动场所又较少,不少孩子在小区里奔跑游玩,当小区里车子一多、车速一快时,还易造成儿童交通事故。

节假日谨防儿童意外伤害及对策

2、对症预防:带顽皮孩子外出家长尤要当心大部分的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都是因为家长疏于看护造成的。因此,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家长对孩子的看护作用,尤为重要。尤其是小儿,需要一刻不分心地看护。

反锁孩子易发生坠楼跌落伤

1、常见伤害发生情况:日前,本市一小区内发生意外,一名2岁的宝宝玩耍时不慎将自己反锁在卧室内,年轻妈妈听到孩子的哭喊声,心急如焚,情急之下冒险攀窗入室,却失足跌落至底楼……即使是成人,紧急状况下也容易失足,更不要说孩子了。一些家长担心孩子乱跑出门,寄希望于将孩子反锁在屋内,殊不知,顽皮的孩子会自己翻爬。现在还有一些楼房设计成低窗台,家长不小心打开窗户,孩子就可能意外坠楼……

节假日谨防儿童意外伤害及对策

2、对症预防:3岁以下儿童别吃花生或带壳干果婴幼儿是用口来探索世界的,这一时期,婴儿会抓住任何东西放入口中。因此,千万不要把小的物件放置在婴幼儿可以接触得到的地方,即使一会儿也不行。为预防异物吸入引发窒息,对于3岁以下的儿童,最好别给孩子吃花生米或带壳的干果,否则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最容易被呛到。

返乡途中小儿得“捂热综合征”

1、常见伤害发生情况:小婴儿因为被家长捂得太过严实,结果因为闷热,出现满头大汗、高热惊厥等“捂热综合征”的症状。记者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症监护室了解到,每年春节节后返乡途中,总会接到一些“捂热综合征”的患儿。大人和孩子一起睡,也容易带来不安全的隐患,比如:熟睡中大人可能不小心将被子盖过身边婴儿的头部,导致婴儿发生“蒙被综合征”,甚至窒息。

节假日谨防儿童意外伤害及对策

2、对症预防:药品、化学品要放在高处或锁起来由于孩子自己并无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对家长来说,在日常看护好孩子,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家中的药品和化学用品(清洁剂等),应该放在高处或锁起来。给孩子服用药物时,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或者按照医嘱服用。如果孩子因为误食而中毒,应该拿上该物品,马上送医院就诊。

溺水位居儿童意外伤害首位

1、常见伤害发生情况:在郊区一些地方,孩子喜欢在河边跑,或者假期游泳而发生溺水等意外。在所有儿童意外事件中,溺水依然是位居首位。除了在户外发生儿童溺水外,一些小婴儿在家中,因父母疏忽或看护不当,在家里的浴缸、婴儿游泳池,甚至洗澡盆里,都可能发生溺水意外……

节假日谨防儿童意外伤害及对策

2、对症预防:教育孩子远离河道避免失足落水预防溺水,首先要教育孩子行走时注意远离河道、湖边等,避免不小心失足落水。同时家长也应该加强对儿靛鲰烩薄童的看护,避免发生意外。对于年龄很小的小婴儿,家长在给孩子洗澡时,孩子可能自己站起而滑入水中,因此家长注意不要离开孩子。在给孩子洗澡时,若要暂时离开,请把孩子抱出水盆,放回小床上,不要留他独自在水中玩。短短两分钟内,即使不深的水,都完全有可能使一名婴儿溺水,孩子可能在水中失去知觉。另外,如果家长能够学会心肺复苏的急救方法,在第一时间对溺水儿童进行紧急心肺复苏,将有可能挽救溺水儿童的生命。

  • 节假日出门应注意项目
  • java如何验证节假日
  • 节假日应该怎么安排?
  • 节假日怎么催款
  • 如何欢庆节假日
  • 热门搜索
    我的世界怎么做附魔书 轻灵的近义词 发型师招聘 鼠标怎么设置 转正报告怎么写 市场分析怎么写 成都建川博物馆 极路由怎么设置 生活常识趣味问答题 千钧一发的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