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侯十岁,二十岁,三十岁,,,,怎么说

 时间:2024-10-18 05:36:50

古时候十岁被称为幼学,二十岁被称为弱冠,三十岁被称为而立之年。

古人详细的年龄称谓:

不满周岁--襁褓;

10岁以下幼儿--黄口;

幼年泛称--总角、孩提;

童年泛称--垂髫、始龀;

10岁--幼学;

15岁左右--束发;

20岁--弱冠;

30岁--而立之年;

40岁--不惑之年;

50岁--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岁至90岁间--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之年。

古时侯十岁,二十岁,三十岁,,,,怎么说

扩展资料: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比如垂髫是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一个结,形成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 怎样在集体中发展个性
  • 九月份有哪些花?
  • 保定动物园里这几种动物特别有意思
  • 牛魔王的来历和事件
  • 热门搜索
    键盘上顿号怎么打 海参小米粥的家常做法 感冒头疼怎么办最快最有效 河粉怎么做好吃 怎么煮绿豆汤 子网掩码怎么设置 怎么删除页眉的横线 煤气灶打不着火原因和处理方法 凯立德导航升级方法 家常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