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爱得适度,敢于放手。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规律,即从不会到会,从做不好到做得好。例如,首次洗碗也许会不小心把碗打破,第一次打扫房间卫生也许并不彻底……这时,家长不要求全责备,也不要看到孩子做不好就去代替他。这等于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这种“我会做”的感觉非常重要,它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重要前提。

3、 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有自主选择的能力。所以,与孩子交流时,家长不妨多说这样一些话:“这由你决定。” “这是你的责任。” “不管你怎么想,这由你选择。” ……孩子的自信心、热情,往往是在一次次的独立决断中形成的。

5、 教孩子权衡利弊。为了周日的家庭出游,你已经计划了很久,却不料孩子又接到同学盛情的邀请,让他去参加生日派对。如何选择,孩子不免有些为难……这个时候,不妨教孩子学会权衡利弊吧: “如果你去参加同学的生日会怎样?而你不去参加别人的生日聚会,同学又会怎么想?”帮孩子去设想每个决定的后果,孩子也便掌握了“选择的窍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