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
中国有“数九寒冬”的说法,从冬至开始数“九”以计算时令。
具体计算方法是从冬至日(今公历12月22日前后)算起(冬至日叫“交九惯墀眚篪”,意味着数九寒天开始),每九天为一“九”,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九九”。
数满九九八十一天(至公历3月12日前后)便是“出九”(数九结束,出了数九寒天)。这时冬天已过完,春天来到了。
扩展资料
三九最冷的原因:
冬至以后,虽然白天日趋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却很缓慢,从冬至到“三九”这一时期,平均每天只增长约一分钟,同时,太阳直射角度与地面夹角增加也很缓慢。
地面日热量收支仍处在逆差状况,所以继续失去热量,地温继续下降。地面总热量收支逆差在“三九”时节才达到最大值。
过了冬至,储存的热越来越少,到“三九”,地球热的储存是一年最少的时候,所以也就最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