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时间:2024-10-13 18:27:44

1、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形成学生动手操作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氛围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会使学生在毫无压抑感的气氛中学习,敢于设疑,敢于动手操作论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习成为其内在的心理需求。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应将单一的操作演示、学生简单的模仿操作转化为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搭一搭等实践活动去发现事物的奥秘,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合理的培养模式,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具体操作在多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并非无目的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而是应该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去进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论。1、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1)在动手操作前,让学生明白所要操作的对象或要解决的问题;(2)引导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3)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步骤并指明注意事项;(4)指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能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并参与讨论;(5)教师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和得出的结论作精要的评价。2、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 春秋战国成语故事手抄报
  • 占的多音字有什么
  • 婴幼儿退烧药哪种比较安全?
  • 怎么教育孩子才算成功
  • 搏斗的意思怎么解释
  • 热门搜索
    胤禛怎么读 微信怎么注册 芪怎么读 竖笛怎么吹 怎么让月经提前来 妊娠纹怎么消除 中国人寿怎么样 自查报告怎么写 微信红包封面怎么设置 投影仪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