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trong>

3、误区2:永远别加糖 真相:喝的饮料、吃的菜里都不加糖热量就会降低?难! 糖是厨房里不可或缺的调料。且不说甜食、饮料和冰激凌,你不爱糖醋排骨、咕咾肉或者松鼠鳜鱼吗?你可要记住了,像“天然”蜂蜜说到底也算得上精加工的糖,被身体吸收后,它和普通糖释放的热量一样,大约每克4卡路里。在许多不太可口的健康食品中,糖也可以用来调味。 所以,不用太做得太过了。健康专家的建议是:只要摄取的糖分的热量不超过总热量的10%即可,如果你每天摄取2000大卡热量,有200大卡来自糖分即算比较理想。 好消息:加点糖反而让你吃得更均衡。 少少加点糖会让平淡酸涩的酸奶美味很多,会让你更加爱上鲜榨橙汁、西柚汁或者葡萄汁(WH可以负责地告诉你,你平时喝的那些新鲜果汁,只要你觉得是美味的,大多加过糖。冷静,这不是什么灾难。) 你可以用这种美味提神的饮料,来自制一种简单的解暑圣品葡萄柚雪芭。记得加上一点糖。

5、误区4:吃鸡一定要去皮 真相: 你可以尽情享受一顿带皮的鸡肉大餐,而不用担心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 总算白肉是可以尽情享受的美味了,却听说鸡皮最好别吃--要知道,烤鸡最大的乐趣便来自香脆可口的金黄色鸡皮,入口即化的感觉你一定难忘。但是 不少大厨、营养专家却会不识时务地站出来扫人兴致:只有去皮的无骨鸡胸肉才能提供健康的蛋白质。但是,WH想请你放心,研究显示,带皮鸡肉中多余的饱和脂 肪只有用显微镜才能勉强看得出来。大概340克带皮带骨鸡胸肉含有2.5克饱和脂肪,比一样大小的去皮鸡胸肉不过多出50大卡热量。 好消息: 你时不时尽管享受带皮鸡肉。 鸡胸肉永远都是纯瘦肉(无论带皮不带皮),而且鸡皮上55%的脂肪都是健康的单一不饱和脂肪,美国烹饪学院项目主任艾米·梅尔达·米勒表示,这种脂肪可以保护你的心脏。 所以如果你已经厌倦去皮鸡肉、无骨鸡胸肉,就放心大胆去吃德州扒鸡之类的,不用去皮那么辛苦,白肉本来就很健康。

7、误区6:纤维吃得越多越好 真相: 并不是所有的纤维都有益身体健康。要看来自哪里了。 酸奶本身并不含有纤维,但现在各家品牌都在推出各类粗粮口味酸奶,甚至其他饮料也在强调自己含有丰富的纤维素,为什么会这样? 纤维确实在当下打得火热,食品生产商们甚至开发出不同类型的纤维,添加到各种加工食品中以迎合市场的营养需求。但从专业科学的角度来说,事实并没那么简单:就好象到最后你会发现脂肪也有好有坏,研究发现,纤维亦会树大有枯枝。 你应该知道不同的纤维有不同的功能(麦麸能够加快新陈代谢;燕麦能够降低胆固醇;菊粉刺激健康肠道寄生菌)。 之前有研究认为,所谓的人工纤维和天然纤维(如全麦食品、蔬菜、水果和豆类食品)并没有太大差别,对人体一样有益,但现在许多营养学家对此持有怀疑态度。 好消息:全天然纤维食物让你觉得饱足,不易饥饿。 最新调查研究显示,大多数人每天所摄入的健康纤维才达到人体所需的一半,加工食物中的纤维并不能算数。因为,大部分加工食品都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和各种营养元素。因此,摄入高纤维的全天然食物才是王道。

9、误区8:加热了的橄榄油营养价值会打折 真相: 就算是精制特纯油在烹调时也不会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 自从橄榄油被认定为一种健康脂肪之后,这种误会便一直存在。许多人认为如果用橄榄油炒菜,它的营养成分也会随之流失,这绝对不是事实。 首先,保护心脏的单一不饱和脂肪并不会受温度的影响,即便是用以煎炸其营养价值也丝毫不受动摇。最近,有研究显示,决定橄榄油香味的一些植物性 化合物,和它的营养成分一样,不会在烹饪过程中流失。这些元素都异常稳定,只要油温没有高到变成油烟的程度,精制特纯橄榄油的这个临界点应该是405华氏 度。 好消息: 橄榄油很耐热 只要烹调橄榄油的温度没有超过变成油烟的界限(405华氏度),它的味道和营养结构都会保持不变。关键在于你如何储存橄榄油,用玻璃瓶装,室温 避光保存,脂肪和植物营养素的保质期可以达到两年。温度、阳光和空气流通会影响到稳定性。WH的建议是,你最好在室温的食橱里存放橄榄油,开瓶后半年内食 完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