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期培育,幼蛙在驯食之前,需经一段时间的前期培育,这是因为幼蛙在变态阶段,基本上不摄食,完全蚤疣毖扒依靠吸收自己的尾巴来供给体内的消耗,故体质较差,前期培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它们能够均匀地获得一定的饵料,使之身体强壮和有一定的营养积累。个体稍大并能适应新的摄食方式之后再予以驯化,这样就可避免在驯食的开始阶段由于不能保证每只幼蛙都能得到食物而引起一些幼蛙的营养不良和死亡。前期培育主要用蛆和小杂鱼等活饵投喂,幼蛙前期培育7~10天,就可开始驯食

3、以蛆做引诱物质,将组放在惧料台上,蛆的蠕动也能引诱幼蛙前来摄食,由于组的墙动幅度不大,更适合于刚变态的幼蛙摄食,骤化时活的组中不需另外加入死蛆,原因是蛙在摄食过程中,总会踩死不少蛆,所以幼蛙每次摄取的食物总包含有不少死蛆这样吸蛆7天后,就可在蛆中搀入大小适度的颗粒饵料,以后逐步过渡到全部投喂颗粒饵料。

5、用已驯化的幼蛙摄食来刺激和带动未驯化的幼蛙摄食。将驯化池中个别较大的蛙移向其他池饲养,留下个体较小但已习惯摄食颗粒饵料的幼蛙,已驯化的幼蛙摄食可刺激和带动未驯化的幼蛙的摄食,这样可以缩短幼蛙的驯化时间。应注意留下的已驯化的幼蛙最好不要少于驯化蛙的1/5。

7、驯化一定要按时,并在温度适宜时,一般每日2次驯食。保证驯化池水清洁,驯化池最好每日换水1次,及时清洗饵料台剩饵,保证水质清新,防止疾病发生。死饵投喂要持续进行,幼蛙对驯食的记忆不太牢固,必须坚持强化,因而在驯食期间应每日坚持投吸死饵或颗粒饵料,驯食结束后,幼蛙已能完全适应死饵,可适当地搭配一些活饵予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