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招聘歧视主要体现在性别歧视、地域歧视、健康歧视,个别用人单位也存在对年龄、民族、学历、工作经验、婚姻状况、生育状况、宗教信仰、外貌、身材、乃至血型、属相、星座等的歧视。用人单位明知歧视性条件违法,仍然任性而为,排除部分人员的录用机会,客观上侵犯了公民的平等就业权。

3、不是特定岗位,不应对应聘者的身高、性别、年龄等自然属性进行限制。特别注意: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否则可能会被判令支付精神抚慰金,也容易引起媒体报道,损害企业形象。

5、首先,对应聘者提供的个人信息,通过网络、电话等向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进行核实,做适当的背景调查。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各地方人才服务机构的学历验证平台,对应聘者提供的学历、学位的真实性进行验证,其次,确认应聘者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录用时,应聘者应提供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否则不予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