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中“之”的用法

 时间:2024-10-12 09:22:04

1、代词:

原文:公从之。

翻译:我将听从佚之狐的建议。

2、的:

原文:是寡人之过也。

翻译:是我的过错。

3、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原文:行李之往来。

翻译:出门所带的包裹。

4、宾语前置的标志:

原文:何厌之有?

正常语序:有何厌之?

翻译:有什么可讨厌的呢?

5、动词,到:

原文:缀耕之垄上。

翻译:停止耕作到田畔高地上休息。

烛之武退秦师中“之”的用法

扩展资料:

“之”的常见用法:

1、结构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结构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翻译为“意思是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表达的是一种大同的理想社会。”

4、音节助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5、动词,往、到:“吾欲之南海”。翻译为“我想到南海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之

  • 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的内容是什么
  • 正强化和负强化的例子有哪些
  • 《别了,不列颠尼亚》原文
  • 德育六大方法
  • 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的区别
  • 热门搜索
    拉血什么原因 长辈过生日送什么 什么冰柜好 气功师带什么武器 注会综合阶段考什么 收讫是什么意思 为人师表的意思 人为什么活着这么累 凛冽什么意思 什么是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