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作为一种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值得重视的公益性工程。目前水利工程的施工主要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即通过一系列的招标在竞争中决出优胜者承包工程,工程的招投标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质量、速度、效益。因此,为了工程建设市场的健康且有秩序的发展,必须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招投标流程的管理和约束,规范工程招投标行为。水是一种人类在生活和生产中都不可缺少的珍贵资源,但是自然存在状态下的水资源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水利工程便应运而生。水利工程的修建,可以达到控制水流,防洪涝,对水量进行调节和分配从而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的目的,其作为一项对国民生活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民生工程,重要性不言而喻。水利工程施工招投标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造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理应引起相关重视。

2、虽然我国关于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招标的法律法规已经相当完善,但是依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水利工程施工招标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一种工程化承包方式,完全符合市场经济所秉持的公平竞争原则。但在具体管理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招投标的公平性以及后续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速度、效益。水利工程建设作为招投标方式较早的引进以及推行领域,其运作方式已经具有一定的规范形式,然而同时其也存在不足之处。因此,一定要对招投标在管理上予以强化,做到依法招投标,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出现的问题与防范方法进行探讨。以下我们就在分析了解水利工程施工招投标流程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当前水利工程招投标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关解决方法。

2、对参加招投标的施工企业资格审查不严格,存在着虚假中标和违规分包的情况由于有部分的建设单位对施工企业的资格审查不严格,最终使那些严格意义上讲不符合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中标,导致了高资质投标,低资质中标,此外,让那些没有施工资质和能力的施工单位中标,会给它提供通过工程谋取私利的机会。那些不具有相关资质的施工单位一旦中标,就立刻倒手转包或者将其私自外包给其他未经过建设单位审核的第三人,更严重的是甚至于出现二次转包、分包的恶劣情况。在经过一两次换手之后,事实上用于工程建设的资金会不断消减,并且由于建设单位对真正的施工单位失去有效的监管和控制的能力,导致工程项目在施工期间质量不达标,对工程安全使用埋下了一个较大的隐患。虽然目前云南等部分地区已经实行电子化招投标,打造“阳光交易”平台,有效地避免违标、串标现象的出现,但对于还未开展电子化招投标的地区而言,这种现象还是依旧存在的。

水利工程施工招投标流程管理的对策建议
1、理顺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体制各级别的水利水电行政主管部门应该统一成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委员会(或机构),下设办公室和依照需要设置水利、水电、水产、防洪、水保、供水、灌溉、除涝、地勘等若干专业工程招投标领导小组,既有统一的领导也顾及到不同专业领域部门的需要。招投标工作的日常监管、指导、协调管理工作由委员会统一负责,此外,一些重大事项需要委员会审核才能通过,如投标程序、专家评审小组组成、评标、定标办法的确定、评标方式的选择等。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秉承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科学、诚信的原则对水利水电基础设施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和主要设备材料采购进行公开招标。此外,作为招标单位及招标代理公司也应加强学习,严格按照《招投标法》及其相关文件的要求编制招标文件的内容,保证招标文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完善招投标的相关法律体系,加强监管与监督在现行招投标法律的基础上,健全各项规定,把着重点放在水利水电重点建设项目招投标法律法规建设上,与此同时还要紧扣住目前工程建颊籍蕖慷造技术水平,逐步细化招投标相关标准,改进评标方式,争取减少乃至于避免人为因素对招投标制度实行的影响,除此外,进一步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无偿性、强制性的规定和条例制定的力度,努力做到有法可依,杜绝钻法律漏洞的行为使其无洞可钻。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规划、材料采购、设备安装等施工过程都必须严格依照国家颁布的《招投标法》进行公开招标,秉承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科学、诚信的原则对于那些不能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招标或者不符合招标规定的项目,不能得到开工建设的许可。在监督监管上,水利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管,公证部门参与监督,确保整个流程的公正、公平性,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水利水电招投标根据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经济原则规范着工程建设方、施工方、监督方等行为,有利于让最优资源发挥出最优效益,水利水电的工程质量也可以达到最优,工程造价达到最合理,有效保证工程施工工作,充分利用国家资金,惠及民生。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要求水利水电工程实行招投标制度,这一制度有利于工程项目走向规范化合理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使相关部门做到有法可依,有利于保证施工建设按照程序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