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润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 ①滴点: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达到一定流动性时的温度。它大体上可以决定润滑指的使用温度(滴点比使用温弃高15~30度) ②锥入度:指在规定的温度和负荷下试验锥体在5s内自由垂直刺入油脂中的深度(单位为1/10mm)。它是润滑指稠度和软硬程度的衡量指标。 ③胶体安定性(析油性):指在外力作用下润滑指能在其稠化剂的骨架中保存油的能力,用分油量来判定。当润滑脂的析油量超过5%-20%时,此润滑脂基本上不能使用。 ④氧化安定性:指在储存和使用中抵抗氧化的能力。 ⑤机械安定性:指在机械工作条件下抵抗稠度变化的能力。机械安定性差,易造成润滑脂的稠度下降。 ⑥蒸发损失:指在规定条件下,其损失量所占总量的百分数。它是影响润滑脂使用寿命的一项重要因素。 ⑦抗水性:指在水中不溶解、不从周围介质中吸收水分和不被水洗掉等的能力。 ⑧相似粘度:指其非牛顿流体流动时的剪应力与剪速之比值。转速高时其粘度低,反之则粘度较大。

3、三、润滑脂的合理选择 选择润滑脂时,主要应考虑摩擦副的工况(负荷、速度、温度)、工作状态(连续运转、断续运转、有无振动和冲击等)和工作环境(湿度、气温、空气污染程度等)。 ①润滑脂的使用温度应至少低于其滴点20~30度 在使用温度高时,应选择抗氧化性能好、蒸发损失小和滴点高的脂;在使用温度低时,应选择低启动矩、相似粘度小的脂,如以合油为基础油的脂。 ②所选的润滑脂应与被润滑摩擦副的使用速度相适应 在高转速时,要选用低粘度基础油制成的锥入度较大的润滑脂;对于低速用的脂,应选择以高粘度基础油制成的高锥入度牌号的润滑脂。 ③所选润滑脂应与负荷大小相适应。 重负荷时,应选择基础油粘度高、稠化剂含量高的润滑脂。负荷特别大时,应注意选择加有极压添加剂或填料(二硫化钼、石墨)的润滑脂;中低负荷时,一般选用2号稠度皂纤维结构短、中等粘度基础油的润滑脂。 ④所选润滑脂应与所使用的环境条件相适应 在空气潮湿或与水接触的环境下,应选用如钙基、锂基、复合锂基等抗水性好的脂;尘埃多时,应选择较稠硬(即牌号高一些)的脂,这样密封性较好,可防止杂质混入摩擦副中。在强化学介质环境下,应选用如氟碳润滑脂这样的抗化学介质的合成油润滑脂。 ⑤所选润滑脂应与摩擦副的供脂方式相适应 属集中供脂时,应选择00~1号润滑脂;对于定期用脂枪、脂杯等加注脂的部位,应选择1~3号润滑脂;对于长期使用而不换脂的部位,应选用2号或3号润滑脂。 ⑥所选润滑脂应与摩擦副的工作状态相适应 如在振动较大时,应用粘度高、粘附性和减振性好的脂,如高粘度环烷基或混合基润滑油稠化的复合皂基润滑脂。 ⑦所选润滑脂应与其使用目的相适应 对于润滑用的脂须按摩擦副的类型、工况、工作状态、环境条件和供脂方式等的不同而作具体选择;对于保护用的脂,应能有效地保护金属免受腐蚀,如保护与海水水接触的机件,应选择粘附能力强、抗水能力大的铝基润滑脂;一般保护用脂可选用固体烃稠化高粘度基础油制成的脂。对于密封用脂,应注意其抵抗被密封介质溶剂的性能。 ⑧所选润滑脂应尽量保证减少脂的品种,提高经济效益。 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用锂基脂、复合皂基脂、聚脲脂等多效通用的润滑脂。这样,既减少了脂的品种,简化了脂的管理,且因多效脂使用寿命长而可降低用脂成本,减少维修费用。
